2021年9月,电影《相见在鸾峰桥》拍摄、剪辑工作初步完成,在提交省委宣传部、省电影局审核前,却发现了海难中屈妹穿鞋的“穿帮”画面,因为连家船民是终身打赤脚的。这一细节的疏忽,却是电影中不能容忍的硬伤,务必重拍!《相见在鸾峰桥》剧照:连家船民世代以船为生,平日里打赤脚
补拍前剧照:屈妹穿鞋的镜头不够严谨
虽只一场戏,但电影补拍比原拍更难,因为要考虑气候、环境以及演员发型、体型变化等接戏因素,特别是各路人马的档期更难协调。好不容易把演员与技术团队等原班人马重新召集到位,确定了补拍档期,但由于疫情管控导演无法到位,只能凭借自己前期积累的悟性,在导演的“远程监控”下进行。补拍前剧照
演员及摄影、灯光、服装、化妆、置景、道具、录音等技术团队从外省提前一天来福州,约定9月13日上午8点半前,演员、技术团队、发电车与器材专车两拨人马汇聚霞浦高罗海滩摄影点,岂料设备车途遇堵车,延误了90分钟,错过了潮汛黄金时段,时近中午,平坦的高罗海滩,远方海浪哗哗袭来,这给摄影组及演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。如果错过潮汛,今天拍不成,演员与技术团队各自有活必须回程,再次召集团队时,天气转冷不能拍海戏了。
海浪追赶着剧组,机位不停移动。最紧张的要算饰演屈妹的荀梓嫣,她是生长在青海西宁的“旱鸭子”,既要排除面对步步紧逼、齐腰海水的恐惧,又要快速酝酿海难余生、失去父母那种伤悲复杂的情感,对这位年轻演员是个极大的考验。由于摄制组齐心协力,加上荀梓嫣的职业操守,很不容易终于完成了外景补拍任务。
拍摄花絮:剧组到达霞浦高罗海滩进行拍摄
但是,素材寄到北京,剪辑师一看,发现存在四个问题:一是部分画面中,演员表情的恐惧感浓于悲伤感,情与景不够贴切;二是频繁机位变动导致关键镜头抖动;三是浪花飞溅摄影机镜头留下盐斑,致使部分画面不干净;四是遮阳板被海水卷走,导致部分镜头演员脸上出现阴阳光线,都是潮汛惹的祸。最后只能用前后两次的画面进行组合,因为涉及时间、化妆、姿势等差异,必须通过三维动效手段才能实现,那可是以祯计费、每秒好几万的成本啊,可是别无选择,咬咬牙,与三维制作公司签订5秒钟的加急合同。
拍摄花絮:演员荀梓嫣沉浸在“屈妹”的悲痛情绪中
随着剧情的深入,屈妹上岸后,终于可以穿鞋着地了。从屈妹到屈婶,从海到山,这双鞋伴随她走进下党,走出坎坷,从贫困走上乡村振兴之路。
为“脱”下一双鞋,补拍一场戏,花了15万元。这个电影故事背后的故事,鲜为人知,富具戏剧性,透过这双“鞋”,能增加读者与观众对电影《相见在鸾峰桥》的认知——原来拍电影就是这么“烧钱”的!